【連網】8月1日,筆者走進坐落于江蘇東海高新區內的晶海洋硅片智能生產車間,一臺臺自動化生產設備不停地運轉,工人在有序地包裝產品。“我們一直致力于工藝革新,大力推進薄片化、細線化、大尺寸硅片的實驗與推廣,掌握的金剛線切片技術工藝目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該企業總經理王建鎖說,“這項技術工藝的應用,既實現了綠色環保,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去年,該企業年產單晶硅片5.7億片,實現銷售收入14.58億元。而今年上半年,企業則已實現應稅銷售10.14億元,同比增長52.94%。
多年來,東海縣借助境內豐富的石英資源,大力發展硅產業,目前擁有企業5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1家,產品覆蓋石英玻璃、電光源、石英坩堝等十多個大類上千種產品。成功躋身江蘇省高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江蘇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硅材料產業基地,硅產業集群獲批江蘇省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兩次榮登中國百佳產業集群。
從弱到強,從小到多不僅見證了東海硅產業的發展壯大,但同時也催生了產品同質化的競爭,價格大大縮水。從去年以來,部分硅產品受惡性競爭影響價格大幅下跌,420毫米的大口徑石英管從280元每公斤降至60元每公斤,大口徑CT爐管價格從3.5萬元每只降至1.4萬元每只,而在光纖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議價能力的中高端產品生產仍“無人問津”。
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由“材料大縣”到“材料強縣”的轉變,東海一直在積極探索和實踐。“我們要立足優勢、把握機遇,在不斷變化的發展環境中找準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突破口,推動硅產業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實現從低附加值環節到高附加值環節的躍進。”談起硅產業未來發展之路,東??h委書記宋波給出了答案,“要圍繞延鏈、補鏈、強鏈,緊盯光纖、半導體等行業高端方向,著力突破電子級多晶硅、單晶硅生產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工藝,推動硅產業經濟增量提質。”
“我們正在認真理清發展思路,深入研究業務,找準發展方向,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徑。”弘揚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馮維娥在談到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時,這樣說,“在形成9條連熔石英管生產線和4條石英玻璃深加工生產線的基礎上,正計劃向半導體級石英玻璃制品延伸。”
前不久,該縣邀請到國際晶體生長組織理事王繼揚教授走進東海,為全縣廣大領導干部和近百家硅產業企業上了一堂《功能產業材料發展趨勢和光電晶體》的專題講座,旨在幫助大家了解硅產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學習硅材料產業前沿技術和市場前景,分析全縣硅材料產業發展現狀,讓相關職能部門人員成為懂產業、抓產業的行家里手,共同探索出一條適合東海實際的硅產業發展之路。
“聽了講座,真是大開眼界。我們將瞄準高端市場需求,不惜重金引人才,不惜資金搞研發,力爭生產出更多契合高端市場需求的產品。”宏偉石英企業負責人丁加英道出聆聽講座后的感受。目前,該企業不僅成立了技術能手工作室,還擁有8條高品質石英管生產線,為單晶硅光伏產業的升級改造提供了重要支撐,產品暢銷日、英、德、美等國家。
企業主動求變,政府也更加積極作為。“我們將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創新驅動、科技自立自強等戰略部署規劃到全縣硅產業未來五年的框架中,力爭到2025年全縣硅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東海縣工信局局長周興干說,還將充分調動東??h硅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科技研發作用,幫助企業多建設研究生工作站,多申請專利,多主持起草一些硅產業國家標準;發揮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撬動作用和科技鎮長團人才資源優勢,為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提供盡可能多的政策扶持和智力保障,聚力推動全縣硅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張開虎 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