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 <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fieldset id="m6qy2"><menu id="m6qy2"></menu></fieldset>
    <strike id="m6qy2"></strike>
  • <fieldset id="m6qy2"></fieldset>
  • logo

    《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自9月1日起施行

    工信部官網7月13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聯合印發《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規定》明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不得非法收集、出售、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明知他人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的,不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

    附《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發現、報告、修補和發布等行為,防范網絡安全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網絡產品(含硬件、軟件)提供者和網絡運營者,以及從事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發現、收集、發布等活動的組織或者個人,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綜合管理,承擔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監督管理。公安部負責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監督管理,依法打擊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實施的違法犯罪活動。

    有關主管部門加強跨部門協同配合,實現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實時共享,對重大網絡產品安全漏洞風險開展聯合評估和處置。

    第四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不得非法收集、出售、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明知他人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的,不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

    第五條 網絡產品提供者、網絡運營者和網絡產品安全漏洞收集平臺應當建立健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接收渠道并保持暢通,留存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接收日志不少于6個月。

    第六條 鼓勵相關組織和個人向網絡產品提供者通報其產品存在的安全漏洞。

    第七條 網絡產品提供者應當履行下列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義務,確保其產品安全漏洞得到及時修補和合理發布,并指導支持產品用戶采取防范措施:

    (一)發現或者獲知所提供網絡產品存在安全漏洞后,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并組織對安全漏洞進行驗證,評估安全漏洞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對屬于其上游產品或者組件存在的安全漏洞,應當立即通知相關產品提供者。

    (二)應當在2日內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威脅和漏洞信息共享平臺報送相關漏洞信息。報送內容應當包括存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的產品名稱、型號、版本以及漏洞的技術特點、危害和影響范圍等。

    (三)應當及時組織對網絡產品安全漏洞進行修補,對于需要產品用戶(含下游廠商)采取軟件、固件升級等措施的,應當及時將網絡產品安全漏洞風險及修補方式告知可能受影響的產品用戶,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威脅和漏洞信息共享平臺同步向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通報相關漏洞信息。

    鼓勵網絡產品提供者建立所提供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獎勵機制,對發現并通報所提供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的組織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第八條 網絡運營者發現或者獲知其網絡、信息系統及其設備存在安全漏洞后,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對安全漏洞進行驗證并完成修補。

    第九條 從事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發現、收集的組織或者個人通過網絡平臺、媒體、會議、競賽等方式向社會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的,應當遵循必要、真實、客觀以及有利于防范網絡安全風險的原則,并遵守以下規定:

    (一)不得在網絡產品提供者提供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修補措施之前發布漏洞信息;認為有必要提前發布的,應當與相關網絡產品提供者共同評估協商,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報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組織評估后進行發布。

    (二)不得發布網絡運營者在用的網絡、信息系統及其設備存在安全漏洞的細節情況。

    (三)不得刻意夸大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的危害和風險,不得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實施惡意炒作或者進行詐騙、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

    (四)不得發布或者提供專門用于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活動的程序和工具。

    (五)在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時,應當同步發布修補或者防范措施。

    (六)在國家舉辦重大活動期間,未經公安部同意,不得擅自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

    (七)不得將未公開的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向網絡產品提供者之外的境外組織或者個人提供。

    (八)法律法規的其他相關規定。

    第十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設立的網絡產品安全漏洞收集平臺,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時向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通報相關漏洞收集平臺,并對通過備案的漏洞收集平臺予以公布。

    鼓勵發現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的組織或者個人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威脅和漏洞信息共享平臺、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漏洞平臺、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漏洞平臺、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漏洞庫報送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

    第十一條 從事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發現、收集的組織應當加強內部管理,采取措施防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泄露和違規發布。

    第十二條 網絡產品提供者未按本規定采取網絡產品安全漏洞補救或者報告措施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依據各自職責依法處理;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六十條規定情形的,依照該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 網絡運營者未按本規定采取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修補或者防范措施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情形的,依照該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收集、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依據各自職責依法處理;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情形的,依照該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五條 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活動,或者為他人利用網絡產品安全漏洞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情形的,依照該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交匯點

    相關新聞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