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周瑩 連發 王雅萱 文/圖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出。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有效投資,壯大區域經濟內生動力,為全市發展夯實后勁。特別是盛虹煉化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預示著港城發展的新春天正在來臨。專家表示,必須看到發展不充分仍是當前主要矛盾,項目大突破、大集聚態勢還不夠強勁,還需要繼續通過擴大有效投資,帶動連云港發展。其中關鍵要破除傳統的投資模式,按照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更新投資理念,要由過去重數量(規模)、輕質量效益向重結構、質量和效益轉變,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
思想解放引領有效投資
隨著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有了新認識。必須看到,任何一個區域的發展,沒有投資驅動是肯定不行的。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田伯平表示,今天歐美國家制造業的回歸潮正是歐美國家重新重視投資的表現。當前,連云港正處于工業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必須通過有效投資帶動區域發展。這就要求連云港要牢固樹立投資意識,特別是有效投資的意識,推進經濟高質量增長。
在灌南光電產業園采訪時,一個個精密的元器件在筆者眼前劃過。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這些緊密的元器件都是用在手機上的。而去年年底,總投資31.5億元的3D陶瓷后蓋產業園項目也落戶了該園區。灌南通過解放思想,推進了一批“高科技”項目在光電產業園落戶,改變了區域投資的模式,贏得了發展先機,區域發展后勁也充足了。目前,該產業園已經落戶了利晶光電、三木精密、利偉智能等一批光電企業,產業涉及手機零部件生產項目、新能源汽車配件項目、5G通訊配件等。
推進有效投資關鍵是解放思想,正確認識投資的重要性。專家建議,我市要進一步提高政府投資調控水平,提升產業政策引導效力。首先要完善投資調控方式,探索建立投資規劃調控方式,即按照經濟發展總體目標要求,制定投資發展規劃,明確投資總體目標和分區域目標、投資資金來源渠道、重點項目數量及其建設時序與區域空間安排、投資保障措施等,將投資調控落到實處。與此同時,要在提出鼓勵、限制和禁止發展的產業導向時,同步推出分區域的產業發展導向,切實防止各區域和企業間的盲目競爭、盲目投資,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在加快制定市場準入標準和各行業技術標準的同時,積極探討建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進各行業落后技術、落后工藝、落后產能定期淘汰機制及其補償措施,促進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退出市場,提高投資資源配置效益效率。
以招商引資新理念推進有效投資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對發展速度的追求,投資短缺和不足是企業和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這在社會上形成了重視投資規模而輕視投資結構的現象。與此同時,部分企業盲目擴大投資規模、擴大產能規模而忽視提升項目技術水平的傾向,也帶來不適應市場需求的過大產能和落后產能過剩現象,降低企業投資效益。此外,一些地方對投資改善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相對比較忽視,這種重投資規模管理、輕投資結構管理的傳統觀念和導向也導致了投資機構簡單。為此,港城要推進有效投資,首先必須從招商引資理念上進行變革。
2018年年底,海州區招引的美年大健康產業正式開張。這家知名的專業健康體檢和醫療服務集團始創于2004年,總部位于上海,深耕布局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武漢、西安、天津、重慶、杭州等200余個核心城市,布局600余家醫療及體檢中心,專業服務團隊擁有全職專家、醫護及管理團隊40000余人。在美年大健康連云港分院采訪時,筆者看到其神奇的磁控膠囊胃鏡技術,實現胃鏡檢查的無痛無創無麻醉感。磁控膠囊胃鏡由外磁場控制系統和操作控制系統組成,患者僅需吞服一粒特制的小“膠囊”,“膠囊”便會聽從醫生的無線磁場遙控指令,進入患者腸胃。通過遙控膠囊內窺鏡控制系統,醫生可以實時精確操控體外磁場來精確控制膠囊機器人在胃內的運動巡航,充分聚焦消化系統內的異樣部位。海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做好工業招商引資的同時,海州區也更具區域發展特色,積極招引服務業等新業態,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增長。
當前,我市要調整招商引資理念,以招商引資推動投資結構優化調整。首先要加強對企業投資的引導,避免盲目過度競爭,提高投資精準率和投資效益。其次要加強投資領域“補短板”工作,引導投資向農業和鄉村振興、水利、高速鐵路、農村公路、城市地下管廊、智慧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精準脫貧等民生領域和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污染防治、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等環保領域轉移,提高“短板”領域的新增資本數量、質量、效益和配置效率,充分發揮投資在優化要素結構、產業結構中的關鍵性作用。再次要改善區域投資結構,提高區域空間投資(資本)配置效益效率。加強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實施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和新增資產(資本)質量和水平。
市場化手段實現產業投資的優勝劣汰
伴隨著國家取消光伏支持政策,一批光伏企業感到有點“難過”。其實光伏的風光曾經吸引港城各縣區紛紛搶灘,一段時間內,開發區、贛榆、東海、連云等多個縣區都涉足該行業,然而經過幾波國內外市場波動,港城光伏產業從熱熱鬧鬧變為平平淡淡。
業內人士表示,因為歷史的局限性,在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時,政策制定部門往往采取不考慮區域差別的、實施統一的鼓勵、限制、支持政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產業政策只考慮自身發展需求而沒有考慮區域導向,即實施產業政策的區域化,這就難免各區域“一窩蜂”地爭上同類鼓勵支持投資項目,造成區域投資結構、產業結構趨同問題,降低整體投資效益效率。
為了改變這個現狀,還得通過市場化手段“優勝劣汰”。首先完善政府、金融機構、民營企業互動聯系機制,促進銀企信息溝通,確保優勢的企業有資金可用,劣勢的企業盡快淘汰出局。其次,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為“雙創”投資和高新技術投資提供融資支持,鼓勵高精尖企業快速發展。積極鼓勵企業實施資產證券化,盤活優勢存量資產,增強企業持續投資和再投資能力,并推進金融機構持有企業股權改革試點,讓更多好企業有錢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