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李耀華 傅興杰 馬軍 王志鵬
今年春季氣溫和雨水較為給力,港城春季綠化造林較往年進度明顯加快,城鄉綠化苗木長勢也十分喜人。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9.93萬畝,其中成片造林5.5萬畝,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6.2%、68.7%,同時還開展森林撫育6.61萬畝,新建或完善農田林網17萬畝,農村四旁植樹達1175萬株,并建設完成村莊綠化示范村8個。這為正在進行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這些成績還遠遠不夠,因為市綠化委通過開展資料搜集,并與相關部門單位對接后發現,我市雖然有14項指標已達標或基本達標,有17項指標通過努力可以達標,但仍有8項指標完成難度較大,尚需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全力沖刺才能達到“創森”標準。
各縣區掀起春季綠化造林高潮
去年年底,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暨2018年綠化造林工作動員大會以來,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創森”工作,全市上下綠化造林熱情高漲,各縣區10萬余人分別在500多個地點,以各種形式履行植樹義務,掀起春季綠化造林的高潮。各縣區為抓住春季黃金時節,提前部署“創森”和綠化造林工作。各縣區及早落實造林地塊,進行整地挖塘,早在春節前就有部分縣區完成大面積栽植、地塊整理、挖塘、購買苗木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連片1000畝以上造林地塊7塊,總面積0.77萬畝,連片100至1000畝造林地塊有102塊,總面積1.89萬畝,連片50至100畝造林地塊有131塊,總面積0.85萬畝,規模以上造林地塊的面積約占成片造林總面積的64.1%。即使是在鹽堿化程度高的連云區、徐圩新區和市開發區局部地段,相關單位也積極投入,其綠化成本達到每畝10萬元,足見其改善生態環境的信心與決心。
各部門各單位除進行成片造林、綠色通道、城市公園、沿海防護林建設外,還大力開展山體綠化、村莊綠化等重點“創森”和綠化工程。海州區投入近1億元完成新204國道2400畝土地流轉、林相更新和綠色通道建設,山后河十里桃花項目已栽植500畝優質水果。高新區、景區和徐圩新區重點打造徐新公路兩側各25米寬總面積近3000畝綠色景觀大道;灌云縣43公里長204國道景觀林帶建設開始實施,東海縣重點推進沿羽青路、雙林路兩側萬畝優質林果基地建設,石湖林場義務植樹基地綠化十分喜人。主城區城市公園綠地建設也得到強化,目前14萬平方米的西鳳凰山公園建設已進入尾聲,連云區桃花園公園和市開發區昌圩湖綠園建設均在穩步推進中。此外,城區40余路段綠化苗木補植工作已基本結束,城區交通要道入口還栽植各色花草,令人賞心悅目。
“創森”比單純綠化造林內容更豐富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發展全局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生態宜居港城的一項具體行動。當前全市“創森”和綠化造林工作開局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多數部門和單位對“創森”工作非常重視,但也有個別地區、部門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把“創森”工作單純理解為綠化造林工作,忽視城鄉統籌,共同開展。有的縣區和單位片面重視局部綠化形象工程的打造,其他宜綠地段則遠未重視起來。各縣區綠化造林也存在不平衡的情況,在這方面,灌云縣表現較好,該縣綠化行動早、重點工程規模大、質量高、亮點足,不僅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伊蘆山梅園主題公園,其千畝以上綠化地塊就有5個,成片造林任務完成了85.7%,而綠化造林較少的地區目前只完成全年任務的三成左右。
雖然我市已拿到國家園林城市招牌,但城區綠量局部仍未達到“創森”標準。據市綠化委工作人員調查,目前城區(含縣城區)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500米公園覆蓋半徑、綠道網絡等指標距離創建國家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小游園、城郊森林、郊野公園以及林蔭道覆蓋建設還不夠,尚未形成“一路一樹、一路一花、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城市綠化格局。同時,我市鄉土樹種推廣上也存在不足。我市地處南北過渡地帶,不僅地形復雜,土壤條件也各不相同,鄉土樹種推廣格外重要,部分縣區植樹時對鄉土樹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沿海地區引進了部分不適宜本地種植的樹種,直接影響到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歷經多年的遴選與繁育,苦楝、榆樹、楊樹、法桐等近30個適宜本地生長的樹種應得到更好的推廣。
“創森”要循序漸進又要因地制宜
從當前我市綠化發展情況來看,“創森”條件可謂得天獨厚。近年來,我市以構建“生態港城、綠色港城、和諧港城”為總體目標,大力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覆蓋面積280.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4.93%,去年和今年春季,我市又增加綠化造林20余萬畝。港城綠化面積居全省第四、沿海三市第一,森林覆蓋率超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業現代化和生態市創建”的指標要求。此前,我市已先后取得國家園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稱號,并在全省率先實現所轄縣全部跨入“全國綠化模范縣”行列,這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對照“創森”全部指標可以看出,我市有14項指標已達標或基本達標,有17項指標通過努力可以達標,有8項指標完成難度較大,尚需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全力沖刺才能達標。主要體現在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縣區森林覆蓋率差距較大、城市綠化有待提升、采石塘口修復進展緩慢、通道綠化檔次急需提高、森林休閑產業發展滯后等方面。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是港城人民的美好愿望,更是每位市民的責任與使命。面對差距,相關部門和單位應對照創建標準,加大“創森”工作力度,特別是通過制定科學規劃和行動方案,加大資金投入,鼓勵全社會共同參與。相關部門應汲取其他城市“創森”先進經驗,以最佳狀態投入綠化造林工作中。在造林模式上,城區綠化應側重營造園林景觀效果,選擇林蔭的大喬搭配彩葉和花灌木。農村綠化側重營造高標準農田林網,家前屋后栽植經濟樹。沿海地帶應學習天津、東營等地成功經驗,選用耐鹽堿的鄉土適生樹種,營造沿海防護林帶;濕地周圍要栽植耐水濕的樹種以及凈化水質功能的挺水、浮水植物;采石宕口要探索低成本生態修復,利用噴播造林或播種造林技術,綠色通道要統一大株行距建設通透健康森林。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配合和對接,強化督查,保質保量按序時進度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同時,還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創森”工作,形成“人人參與創森,人人關心創森,人人共享創森成果”的良好局面。爭取通過3年的努力,將連云港創建成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國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