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春梅 梁玲 劉靜)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名特優農產品名單,我市海州區錦屏鎮的葡萄、東??h的茄子和花生成功上榜,這不僅是對我市特色農產品品質的高度認可,也為當地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特色鑄就品質 上榜實至名歸
我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為農產品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海州區錦屏鎮的葡萄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更是通過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升葡萄品質。陶灣村作為錦屏鎮葡萄種植的核心區域,采用避雨化栽培技術,有效降低了病蟲害的發生,提高了葡萄的坐果率和品質。同時,當地還積極發展農旅融合,打造葡萄采摘園,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進一步提升了錦屏葡萄的知名度。
東??h的茄子和花生同樣憑借其獨特的品質脫穎而出。東海茄子主產區在溫泉鎮境內,依托馬陵山脈生態優勢,在沙壤土、溫帶季風氣候與優質灌溉水源的滋養下,口感鮮美、營養豐富。目前,已建成占地3380余畝的綠色蔬菜基地,建有冬暖式日光溫室560余棟,年產量達到1.63萬噸,除保供當地市場外,產品還銷往蘇南各市以及山東、安徽、上海等地。
同樣,產自洪莊鎮的花生,也因當地的土壤富含多種礦物質而聞名遐邇,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種植方式賦予了花生獨特的風味,區別于其他地區的花生。
產業帶動增收 農民共享紅利
這些名特優農產品的發展,有力地帶動了當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東海茄子日銷售量達15萬斤,在東海縣三合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在對茄子進行打包發送,這些茄子主要銷往蘇北魯南市場,從上一年度的12月一直要忙到今年6月。
目前,東??h的茄子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種植、采摘到銷售,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溫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產業鏈條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農村婦女實現“大棚就業”,常年能提供1000多個崗位,婦女日薪100元,用工高峰期可帶動1500余人實現家門口打工增收。
當地的蔬菜合作社通過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提高了茄子的市場競爭力,也讓農民獲得了更多的收益。羅莊扶貧產業園單棚利潤超10萬元,形成了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模式。
在錦屏鎮,葡萄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通過發展葡萄種植,當地農民不僅獲得了穩定的收入,還通過參與農旅項目,拓寬增收渠道。
品牌引領發展 探索升級之路
“海州區錦屏鎮葡萄、東??h茄子和花生的上榜,是我市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它們以特色為基礎,以品質為核心,以產業為支撐,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發展之路?!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徐敏權介紹,在未來,隨著品牌優勢的不斷發揮和產業的持續升級,這些名特優農產品將為我市的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圍繞花生產業,洪莊鎮正在布局一批項目。以農產品加工產業為主導,在鎮區產業園區規劃建設食品(花生)深加工產業區;在薛團產業區先期投資約6800 萬元的花生主題一二三產融合項目,目前項目已實施過半,花生文化展覽館完成鋼結構建造;在牛桃路沿線規劃多品種花生種植區,形成獨具特色的花生主題研學專線。
洪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花生產業進行強鏈、補鏈和延鏈,將逐步形成集花生規模種植、分類篩選、加工生產、農旅參觀等于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格局。項目建成后將有力帶動當地花生產業的發展,實現從“小花生”到“大產業”的轉變。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