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寶)愛鳥的人,內心有對自然的向往和尊重。
劉影是救助鳥的人,內心是陽光的,從善、向上。他愛鳥的叫聲,喜歡鳥翅膀的拍打聲帶來的寧靜感,更欣賞鳥的飛翔,讓他感受到無拘無束的快樂。
劉影是1984年出生的人,屬老鼠的,長得很靈氣。二十多年里,他救助了百十只鳥,如禿鼻、畫眉、文鳥、八哥、鸚鵡、黃鸝、繡眼、鴿子等。
愛鳥是一種天分,與生俱來。
劉影打小就愛鳥。他老家在鹽城濱海大套鄉,是水果之鄉,遍地都是梨樹,春天里,梨花開得白花花一片,各種鳥都來了。劉影上小學二三年級時,喜歡跟小伙伴爬樹看鳥窩里的小鳥。刮風下雨時,他在會樹底下撿到一兩只雛鳥,捧回家,到野地里逮螞蚱、蛐蛐來喂養。
他對鳥這種靈動跳躍的自然生靈,有一種天生的美好情愫,用語言很難表達出來。
愛鳥救鳥
2002年,劉影到連云港市區生活。他是畫家,憑著聰慧和勤學苦練,畫得一手好畫,開了藝術工作室。
劉影的家離工作室不遠,每天步行上班。一次,他去上班,看到路上有一只小喜鵲,凄涼地叫著。他猜測,小喜鵲可能是被大風從樹上吹掉到地上,就把它帶到了工作室,在網上搜索養小喜鵲的法子,飼養它。讓劉影十分驚奇的是,從他帶小喜鵲到工作室開始,好幾個早上,工作室周圍的樹上都有好多大喜鵲在叫,他想可能是它們想帶小喜鵲回家。于是,養了20天左右后,他放飛了小喜鵲。
這次救助,讓劉影與鳥類結下了深厚感情,平時除了畫畫以外,他就去救助鳥類。
劉影家的小區門口有很多樹,又高又大,樹上有麻雀窩,一窩有六七只麻雀,刮大風的時候,常會掉下來一兩只麻雀,劉影撿回來,養大就放飛了。
劉影救助的鳥好多是在手機上刷視頻刷到的,他曾經救助過外地送來的紅嘴藍鵲。他用九個月的時間,把紅嘴藍鵲養得特漂亮,那鳥紅紅的喙子,叫聲婉轉悅耳。他給紅嘴藍鵲起名“無邪”。“無邪”帥氣可愛,他常常捧著它欣賞。但養好之后,他將它放飛了,也把美的精靈放回大自然。他時常想到、夢到“無邪”,跟失戀一樣,可“無邪”一直也沒有回來。偶爾,他聽到與“無邪”相似的鳥叫聲,就會開門看看,每回都是失望而回。
劉影好多朋友養鳥,有的朋友是單純養鳥,他們養八哥、秀眼、鸚鵡,圖的是鳥好看、叫聲好聽。劉影是救助鳥類,收養落難的鳥。為了救助鳥兒,劉影讀了很多關于鳥類的書。知識多了,他成了鳥類的指揮家。他把救助的鳥訓練成了聽話的、一叫就來的鳥。有一次,人家送他一只救助的小鴿子,鴿子渾身潔白如雪,他叫它“天真”。他把食物拿在手里給“天真”吃,時間一長,它熟悉他身上的味道,熟悉他的手,他一吹口哨它就飛過來吃。
劉影救助鳥類,得而又失,心里會酸楚,但他想到救助鳥類是一種愛,能維護生態平衡,就釋然了。
劉影心思細膩,能從鳥類的歌聲、羽毛的色澤中,捕捉到大自然的美妙與和諧,發現生活中各種美。他懂鳥,知道鳥叫得歡樂,其實它們喜好寧靜。受鳥的影響,劉影偏好安靜,喜歡跟同頻的人在一起聊天。與不同頻的人在一起,他說的話他們聽不懂,他們說的話他也聽不懂。他常一個人帶只鳥,到僻靜處轉轉,那種感覺真好。
劉影愛鳥,愛鳥的性格溫和。他很容易與他人相處,像鳥兒尋求那份輕松與自在。
劉影救助鳥類很有心得體會,他感慨,為什么有的人養不好鳥?第一,他得有時間。第二,他一定要發自內心地有這份愛心。救助鳥類很麻煩,鳥兒小的時候拿回來,剛開始,要有專門的奶粉,就是鳥兒吃的那種奶粉。有的時候半夜要起來拿那種針管,往它嘴里面打,可能要打到半個月左右,完事還要換成幼鳥糧,就是小鳥吃的幼鳥糧,再過了一個月,喂成鳥的飼料。
愛鳥愛得太深了,劉影經常畫鳥,比如老鷹、丹頂鶴、仙鶴、魚鷹、烏鴉,他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他覺得自己就是畫中的鳥。
烏鴉順順
劉影畫最多的是烏鴉。前不久,他救助了一只烏鴉,被他馴得很懂他,跟他有了深厚感情,他給它起名“順順”,就是順風順水的意思。
“順順”來自安徽,是一個大山里的藥農請求救助的鳥。收養“順順”時,它不到一個月大,很呆萌,跟一個肉球一樣,毛只長了一點點。它長到四個月,就有靈性,通人性。它全身上下是漆黑一團的羽毛,翅膀和尾巴有紫藍色的光澤。劉影在網上搜索,知道烏鴉是益鳥,生活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它終生一夫一妻制,智商相當于五六歲的小孩。它是反哺的鳥,幼鳥長大后不離開父母,還會照顧年老的父母。它有強大的捕食能力,一只烏鴉一天能吃掉二十多只害蟲。
劉影把一個小貓籠改裝成了烏鴉籠,里面放塊磚頭給“順順”站著。他在它身上下大功夫馴養,他對它好,它都知道的,打它一次,也記住。它在籠子里很安靜。劉影將它放在屋外面,就會直叫,時間長了,就鬧籠,撲著翅膀,里外撞門。把它放出來,它就飛到屋里找劉影。晚上,劉影把燈關了后,它跟小孩一樣,滿屋找他。
劉影經常跟“順順”互動,跟逗貓逗狗一樣逗弄它,增進感情。他逗“順順”說話,它只會說兩個字“你好”。每天,劉影帶著“順順”出去放風,訓練翅膀拍打的力量。它戒備心很強,不讓陌生人摸它,只在劉影頭上飛來飛去。
劉影帶“順順”到月牙島、花果山大圣湖,它展開寬大的翅膀,頭朝前方,高傲地飛去。它懂得劉影吹哨子發出的指令,飛到麥地里、樹林里、葦塘里,吃很多害蟲。它的喙很堅硬,害蟲藏在樹洞里,它把樹洞啄開,吃掉害蟲。蟲子藏在樹洞深處,它想法子,銜著樹枝,勾出蟲子,吃掉蟲子。有的樹上蟲子很多,它一吃就是半天。一次,它飛出去兩三天沒回來,劉影第一天沒找到,第二天又找,拿哨子使勁吹,喚它回來。它在水塘邊吃害蟲,聽到了哨子聲,從水塘那邊飛過來,落到劉影手上站著。它爪子鋒利,盡管劉影給它修剪了,還是有點銳利,但它懂得,從不用力抓劉影的手,眼神含情脈脈,有種眷戀的感覺。
懂事的鳥兒讓人心疼。
有買鳥人看中了“順順”,拿出五千塊錢要買下來。劉影沒答應,對買鳥人說,我是救助鳥的,不是賣鳥的,這鳥是要放飛的。買鳥人說,你是嫌錢少了?劉影說,這不是錢的事,你哪怕出兩萬塊錢,我也不賣。買鳥人說,我買鳥是觀賞的,不是傷害它。劉影說,你養不了烏鴉,我有這種感覺,青年路上有賣花鳥蟲魚的,好多人養過鳥,從籠子里一放就飛了,玩不轉的。
“順順”成了劉影救助的鳥中最閃亮的“星”,照亮了很多養鳥人。
“順順”五個月大時,又肥又壯,威風凜凜。這時,劉影想到它該是到了放飛的時候。他像嫁閨女出門一樣,縱有千萬般的情和愛,還是忍痛割愛,放飛了“順順”。劉影想不到,二十天后,“順順”又神奇地飛回來了。
人與鳥、與自然生命同頻,你養它身,它養你心。劉影與鳥相伴,釋放著人生愛的火焰。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