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孫淑莉 孫超) “海連西路路南一洗車店門前人行道上有道路破損,請相關部門處理。”昨日,信息采集員李云發現問題后,立即用“城管通”終端拍照,將信息傳送到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
李云是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的一名信息采集員,巡查發現問題、采集上報問題、反饋問題處理情況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將城市管理問題化解在一線是我們的工作職責。”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負責人吳斌介紹,目前,像李云一樣每天穿梭在城區大街小巷的專、兼職信息采集員有700多名,對遍布在城市各角落的衛生死角、道路破損等235小類城市管理問題進行采集上報。
便捷溝通、快速處置、高效完成的背后是我市專注細節、精細化治理的“大功夫”。今年以來,我市依托市運管服平臺科技之“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之“質”,融合全市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的信息資源,不斷織密城市管理“一張網”。市運管服平臺自2022年12月上線以來,累計受理各類城市管理問題49.4萬余件,日均流轉案件1300余件,結案率99.97%,按期結案率99.84%,今年以來高效解決各類問題21萬余件。在整合城市資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發展、構建多元共治格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此以外,市運管服平臺還為城區330平方公里、137.5萬個城市部件制作了“電子身份證”,并繪制詳細的電子地圖,實現權責清晰劃分。根據受理問題的類型權屬和緊急程度的不同,按圖索驥,快速分派,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協同作戰。
城區背街小巷管理難度相對較大,為此,我市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依托自建、共享3200余路高低點位視頻監控資源,實現對城區重要節點、區域城市管理問題快速識別采集上報,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平臺實行“人工+智能”雙驅動采集模式,構建“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派遣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高效處置機制,實現城市管理問題閉環管理。
“我們通過對城市管理問題的立案、派遣、處置、核查、考核全流程監管,推動各單位、各部門協同發力,及時高效解決城市管理問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案件按期結案率達99%以上,基本實現‘臟了馬上清、亂了快速治、壞了趕緊修’。”吳斌說。
“今后,我們將不斷優化運管服平臺系統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管理機制,在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方面深耕厚植,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市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主任祁德林表示。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