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昨日,筆者從東方空間獲悉,隨著引力一號火箭完成北到丹東、南到連云港, 全程920海里、1700公里的航行,其實現了國內首次在火箭垂直狀態下進行遠距離海上運輸和復雜海況適應性動態測試。引力一號火箭研發企業東方空間聯合創始人、董事、副總裁彭昊旻表示,在連期間,技術團隊實時記錄了連云港海域海況、風速、載荷和傾角等關鍵參數,試驗全面驗證了火箭結構強度和耐候性。通過此次的海試,驗證了連云港具備成為海上火箭技術服務港的潛質。
該項測試是連云港、無錫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積極開展區域合作的一個縮影,為各地整合地區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區域優勢互補探索了協同發展的新路徑。無錫是江蘇構建“箭、船、星”全產業鏈重要城市之一。然而受制于蘇南地區地理位置影響,開展商業火箭海上發射轉運時間成本及重裝測試成本較高,東方空間等企業急需補齊海上發射技術缺“港”難題,推動江蘇補齊空天產業全產業鏈“海上發射技術港”這一短板。連云港港口資源豐富,總裝基礎設施、船舶制造等方面特色鮮明,能為無錫商業火箭試驗發射提供助力。
在得知東方空間火箭總裝后有海上試驗的需求后,無錫市南北結對幫扶合作連云港市前方工作隊主動對接企業,介紹連云港建設海上發射技術港的優勢,并邀請企業在連云港考察調研。市委市政府、灌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企業需求,并積極幫助企業安排在連云港海試工作,實現了商業火箭在港城港口的首秀,為未來探索在連云港建設海上火箭發射技術服務港積累了原始數據。
未來,無錫將充分發揮其空天產業優勢,為該基地導入更多資源,以支撐發射技術港的建設發展,最終形成商業航天產業“在無錫研發制造,到連云港組裝發射”的新模式,為江蘇省商業航天產業提供支撐和服務,讓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在省內形成閉環,也為連云港下一步建設集組裝測試、海上發射、海上回收維修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母港”打下基礎。
截至目前,錫連工業園上能電氣、錫連專精特新產業園、江陰灌云工業園、惠榆科創園、數字鷹無人機、威孚環保新材料等項目積極推進,無錫連云港南北結對幫扶產業合作正迸發出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