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昨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我市印發《連云港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6年,我市將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構建“5+N”未來產業體系。該《方案》充分把握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前瞻部署了低碳能源、深海遠海開發、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等多個細分賽道,將全面支撐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未來產業由前沿技術驅動,尚處于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是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新興產業。我市發展未來產業規劃基于連云港產業特色,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戰略設計。
通過廣泛地調研,我市確定港城未來產業將實施科技創新攻關行動、未來技術孵化行動、產業鏈培育行動、應用場景建設行動、強化要素支撐行動、產業創新治理行動、產業開放合作行動七大行動推進未來產業發展。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圍繞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建設、重大項目招引等方面,申報5個未來產業創新平臺,招引10個未來產業重大項目,打造15家未來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培育1個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10個應用場景,到2026年,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構建形成“5+N”未來產業體系。
此次我市確定的低碳能源、深海遠海開發、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五大重點產業方向基于連云港現有產業特色。其中低碳環保產業是基于連云港碳排指標不足等,急需要通過核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實現區域碳排指標優化;深遠海開發是基于連云港向海圖強的現實要求;醫藥是連云港創新產業的重要支撐,需要在未來產業強化頂層設計,優化戰略布局;我市碳纖維、高性能纖維、化工新材料正處于發展的階段,需要進一步明確前沿材料方向,拓展應用場景;通用智能是我市短板,但卻是工業化必然要大力發展的產業,因此也納入重點規劃的未來產業中。
除了五大重點未來產業外,我市還將重點關注一批前瞻性技術方向,瞄準未來網絡、元宇宙、人形機器人、生物育種等前沿領域,多方向、多路徑開展未來技術預研,推進相關產業發展。
與優勢產業、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比,未來產業技術創新不是漸進式微創新,而是前瞻性、顛覆性重大創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通過七大行動引領實現。要通過加強前沿技術基礎研究,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推進科技創新攻關;通過建設未來技術中試驗證平臺,加速未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實現未來技術孵化;通過加強未來產業項目培育,打造未來產業企業梯隊,推動未來產業建鏈育鏈,支持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實現產業鏈培育;通過建設未來技術典型應用場景,強化未來產業場景應用服務,推進應用場景建設;通過深化創新人才引育,加大科技金融支持,推動數據要素開放共享,強化要素支撐;通過加強產業統計監測,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營造寬容創新環境,實現產業創新治理;通過加強未來產業國際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產業開放合作。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校對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