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你看我們這樓道,亂貼亂畫、亂堆放雜物、亂扔紙殼的現象沒有了,小區環境干凈整潔,現在大家住得更舒心了。”近日,說起創文給云錦園小區帶來的喜人變化,住在該小區18號樓的孫師傅笑得合不攏嘴。言語中,感謝最多的就是他們的“大管家”——猴嘴街道振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程小波,2020年4月,被評為“江蘇好人”。
創文期間,小區的一些住戶仍把樓道延伸為自家用地,隨意堆放雜物,影響了其他住戶出行不說,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小區18號樓樓梯下的4、5個破舊箱子一直無人認領,程小波帶著社區工作人員上樓連找了10戶住戶,才得知箱子可能是三單元孫師傅的。上門勸導多次,孫師傅仍無行動。不得已,在社區專項整治行動時,將這些亂堆放全部清除。沒想到,一直避而不見的孫師傅,次日中午就來到社區辦公室抱怨。程小波向孫師傅講解亂堆放的弊端,講清小區環境變好的意義,以真心換真心,孫師傅的態度逐漸轉變,開始參與到小區環境整治中來。
“說來太慚愧,當時就憋著一口氣。其實,那堆東西我也沒什么用,我們應該支持創文工作。”回憶起那天的事情,孫師傅面露羞愧,社區工作他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而今,孫師傅在程小波的影響下,當起了樓道的志愿者,垃圾分類、安全巡防、文明勸導等工作,次次都有他的身影。
創文工作,歸根結底是一項惠及群眾的民生工程。創文工作開展以來,程小波始終堅守創文為民的初心,多方籌措資金解決短板問題,投入30余萬元新建便民道路、排污疏浚便民工程;投入20萬元,建成“夕陽紅”舞蹈室、連心家園、留守兒童快樂驛站;投入5萬元,提檔升級各功能室文化墻,實現從“有”到“美”華麗轉變;投入2萬元打造社區創文宣傳欄和便民信息欄;市圖書館振云分館新購一批書籍,藏書達3000余冊,與市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愛在社區”、愛心“敲門”、暑假輔導、“小小樓棟長”等系列主題活動,增強社區歸屬感和創建凝聚力,社區創文工作為居民創出了“看得見”的實惠。
創文工作千頭萬緒,如何長效鞏固創文成果,程小波把目光放在了突出黨建引領的作用上。通過建立社區“大黨委”制,即“社區建黨委—網格建支部—樓棟建黨小組”的網格黨建格局,推動創文工作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通過聯席會、議事會等形式,建立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物業公司等組織的雙向互動、協商議事機制,物業公司成了社區創文工作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
程小波還充分發揮社區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組織網格長、網格員、派出所民警、物業公司代表,組建志愿服務團隊,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吸納社區老黨員、老模范、老教師等加入志愿服務隊伍,號召所有社區居民加入創建隊伍。
“通過創文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是程小波一直以來的初心,她每天奔波于小區居民之中,凡事都從居民的需求出發,遇到難事、險事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她把時間都交給了居民,交給了社區。女兒生病打來電話,她正在加班,雖然心疼,只能咬咬牙,一遍又一遍叮囑女兒回去喝點紅糖生姜水,同事們都勸她早點回家看一下女兒,可她還是堅守在崗位上。
程小波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是要用自己的真心換取全體居民的和諧幸福。“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不做表面文章,多做一些讓群眾得便利得實惠的事情,讓群眾在創文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董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