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黃威 吳建升 陳晨)“執勤過程中一定要全程把口罩戴上,注意自身安全。”昨天早上出門前,連云港中醫藥高職校護理專業副教授、基礎教學部主任李新娥反復叮囑兒子秦海天。
最近幾天,這對母子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抗擊疫情志愿者。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并肩”作戰,共同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努力。
昨天上午,在海州區新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名男子進門后要求李新娥為他檢查體溫。經過仔細詢問,原來這名男子剛從外地返連,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些擔心,專門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量體溫。經過檢查,這名男子體溫正常,李新娥登記了他的信息后告訴他:“您這種情況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再出門了,在家自檢,發現身體異常要及時報告。”李新娥告訴筆者,她2月2日開始到新南衛生服務中心擔任志愿者,雖然這里沒有設置發熱門診,但是為了有效隔離疫情,首先必須要進行預檢,發現異常病人要及時進行上報處理,把好“第一道關”。
與此同時,李新娥24歲的兒子秦海天正在九龍社區執勤,負責登記進出的人員和車輛信息,并為進出的居民量體溫。“社區居委會到處都沒買到測溫儀,正好我家里還有一個,我就趕緊跑回家拿過來了。”昨天上午,秦海天在電話中告訴筆者。
2月1日,團市委招募醫學志愿者,來自連云港中醫藥高職校第一批次21名醫學專業志愿者(6名教師、15名學生)進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火車站等5個站點,協助開展體溫檢測、便民服務、秩序維護等各類志愿活動。李新娥就是其中一員。李新娥說,她征求了兒子秦海天的意見,他自愿參與,在這種關鍵時刻兒子能夠挺身而出為抗擊疫情作貢獻,讓她感覺很驕傲。
“上崗之前,我在家里對他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包括呼吸道隔離、接觸隔離、七步洗手法等知識,為社會作貢獻的同時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護。”李新娥說。
2月2日以來,李新娥在新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預檢分診及健康宣傳教育,秦海天在九龍社區做居民健康教育、出入登記、測量體溫等方面的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為抗擊疫情發光發熱。每天晚上回到家里,李新娥和秦海天都要一起對當天開展的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第二天再作出改進。
李新娥從事醫務工作將近30年,曾經參與過抗擊非典,經驗豐富。李新娥說,個人力量雖小,但我們相信,大家做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一股激勵人心的正能量,大家要一起保護自己、愛護他人、守護社會、共渡難關。
據了解,為了有序參與防控工作、助力遏制疫情擴散,團市委通過當地醫療衛生部門、醫學類高校和返鄉醫學專業大學生等途徑,招募具有專業醫護知識的志愿者,每支隊伍必須匹配至少一名專業醫護志愿者作科學防護指導。目前,這批志愿者已經充實到了市區多個社區及連云港火車站抗擊疫情的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