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 <ul id="m6qy2"><sup id="m6qy2"></sup></ul>
    
    
    <fieldset id="m6qy2"><menu id="m6qy2"></menu></fieldset>
    <strike id="m6qy2"></strike>
  • <fieldset id="m6qy2"></fieldset>
  • logo

    列表頭部廣告一條

    新聞 新聞> 連云港新聞

    百位灌南籍“雷鋒團”老兵帶雷鋒精神種子回鄉

    【連網】(記者 史衛平) 3月1日,灌南人朱言春應邀來到遼寧撫順,參加第十屆“百姓雷鋒”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1-3

     

    1-1

     

    1-2

     

    撫順,是雷鋒的第二故鄉,也是朱言春的第二故鄉。他12年的青春年華,是在雷鋒生前所在團———原沈陽軍區“雷鋒團”中度過的。9年前,曾是第二屆“百姓雷鋒”年度人物。

    如今,他和他的一群灌南籍戰友,全江蘇省唯一一批曾在雷鋒團服役的兵,在家鄉成立了志愿者服務組織———雷鋒服務中隊,又同聚到一面旗幟之下,將雷鋒精神的優良種子帶回家鄉,發芽開花。

    江蘇省唯一一批雷鋒團的兵

    2月26日一早,灌南縣城,街邊的垂柳已隱隱泛出綠意,但早春的風吹在身上,仍有絲絲涼意。朱言春騎著摩托車趕去上班。黑黑的臉龐,敦實的身材,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沒有人知道這個和雷鋒身高差不多的小個子,曾經是從原沈陽軍區的雷鋒團里走出的“百姓雷鋒”。

    他的工作單位是灌南縣花園生活垃圾填埋場,他負責安全生產管理。從縣城到那里,騎摩托車大概要20分鐘。

    兩年前,他和一群同為1998年入伍的灌南籍戰友,發起成立了灌南縣螺絲釘志愿者服務中心,掛靠在縣婦聯。不久,被縣婦聯授予“雷鋒服務中隊”稱號,并安排了一間活動室。

    “長駐”這里的是張萬,最近這幾天,正在忙著和我市的“雷鋒車”組聯系結對共建的事。2011年退伍后,張萬被分配到灌南縣城管部門工作,后又抽調到灌南縣城區環境整治辦。“環境整治辦”和縣婦聯在同一棟樓,所以雷鋒服務中隊的日常聯絡、活動組織等任務,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張萬在雷鋒團里的雷鋒連、雷鋒班都待過,“1998年,我們那批到雷鋒團的灌南籍戰友,共101人。是1955年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以來,全江蘇省唯一一批到雷鋒團的兵。”這一點,讓張萬頗為自豪。

    “鋼鐵戰士”,將雷鋒精神帶回家鄉

    雷鋒團的駐地,在遼寧撫順。“當年到雷鋒團,我們首先就是唱一首雷鋒歌曲、讀一篇雷鋒日記、寫一篇心得體會,擦一次雷鋒塑像。”張萬說,“101位灌南籍戰友中,有60位分別被集團軍和團評為學雷鋒標兵。其中朱言春獲得過原沈陽軍區學雷鋒金質獎章,2004年,他還和李余、孫敬永、張大萬一起入選赴利比里亞維和部隊。”

    剛到部隊第一年,他們就趕上了1998年哈爾濱抗洪救災。2005年夏天,他們再一次參加了遼寧撫順抗洪搶險。其中,朱言春的表現最為搶眼。他曾駕駛沖鋒舟從洪水中一夜救出43人,第二天晚上,又駕駛沖鋒舟在200多米寬的急流中往返近百次,為洪水急流中的東北輸電大動脈———撫順高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一座220萬千伏的高壓輸電塔運送筑圍堰護鐵塔的搶險物資。

    抗洪結束后,他被撫順市評為“抗洪英雄”,部隊給他榮記個人一等功。2007年,他走上了撫順市第二屆“百姓雷鋒”年度人物頒獎臺,為他頒獎的是雷鋒的生前戰友喬安山。頒獎詞中,這位小個子戰士被稱為“鋼鐵戰士”。2008年,朱言春再獲“全國防汛抗旱模范”殊榮。

    “在雷鋒團,我們還參加過沈陽桃仙機場的除雪救災。平時幫老百姓搶收糧食、修路、砌房、建蔬菜大棚。”朱言春說,“部隊在野外駐訓時,走到哪好事做到哪。東北的冬天非常冷,老百姓用水困難,我們第一件事就是幫他們家里備水、備柴火,在房前屋后除雪。”

    血液里流淌的雷鋒精神,被雷鋒團的戰士從部隊帶到了家鄉。朱言春這位從雷鋒團走出的兵,回鄉以后做過很多見義勇為的事情。比如,追趕交通肇事逃逸者、勇救落水老人……

    不要忘記,你和雷鋒的名字連在一起

    每一個人從雷鋒團轉業、退伍,都會得到一本榮譽證書,證書的扉頁會寫上這樣一段話:“無論你在哪里,你都不要忘記,你和雷鋒的偉大名字連在一起;無論你將來從事何種職業,你都不要忘記,你是雷鋒的傳人。”

    在雷鋒團的灌南籍戰友中,服役年頭最長的是李余,在那待了16年后,以四級士官的身份轉業,現在分配在灌南縣民政局工作。“我們那批戰友陸續從部隊回到家鄉后,經常會在一起聚會。常聊的一個話題,就是能不能為社會做點什么,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2014年春,一位山東籍的雷鋒團雷鋒班的戰友因意外不幸去世。“這位戰友在1994年入伍,連年被評為優秀士官,榮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參加赴利比里亞維和行動,并獲得聯合國頒發的和平榮譽勛章。”李余說。

    戰友的猝然離世讓家人無比悲痛,撇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妻子沒有工作,和年近70歲的父母靠打零工維持家庭開支。灌南籍戰友得到這個消息后,紛紛主動捐款到特別設立的愛心基金專用賬號。從那以后,他們便自發形成了一支學雷鋒小分隊。“縣婦聯領導知道后,邀請本縣部分企業家開了座談會,成立一個志愿者組織。”張萬說,當年6月,包括張萬、朱言春、李余、湯井明等在內的17名戰友,共同發起成立了志愿者服務組織,利用休息日開展各種志愿者活動。隨后,開始打出“雷鋒服務中隊”的名號。

    從最初的17人,雷鋒服務中隊現在已壯大到百人。有許多在外地的灌南籍戰友,雖然暫時不能一起參加活動,但都在遙遙關注著雷鋒服務中隊的每一次行動。

    做好事,關鍵看能不能堅持下去

    “做好事,不一定非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關鍵是看能不能長久地堅持下去。”張萬這樣認為。雷鋒服務中隊活動室墻上的一幅幅照片,串起了雷鋒服務中隊從成立至今做過的一件件好事。

    灌南縣育才學校是所特殊的學校,學生都是孤兒。2014年兒童節前夕,雷鋒服務中隊與學校聯系,為40個孩子捐贈了總價值2000余元的書包,還組織相關人員為學生進行軍訓,幫助他們培養自立自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那年8月中旬,家住灌南縣新安鎮新東村的姑娘金雪芹,身在單親家庭,剛剛大學畢業,已通過縣衛生部門的招聘面試,卻在體檢時被查出患有肝衰竭,住進淮安市的醫院,急需醫藥費搶救。這一消息在“愛心灌南吧”迅速擴散,雷鋒服務中隊成員得知后,及時捐款并聯系其他公益組織發動捐贈,并將籌集的萬余元善款送到醫院。去年冬天,志愿者們又到金雪芹的家,回訪這位已經康復的姑娘。

    除此之外,他們不定期地義務獻血、為沒有戶口上不了學的孩子補證明上戶口……猴年春節前夕,全體成員紛紛解囊,聯合社會愛心人士先后為5戶困難家庭送去節日用品和慰問金。

    去年8月,雷鋒服務中隊所有成員,被特邀回到原部隊所在地遼寧撫順,參加全國雷鋒精神種子工程啟動儀式。他們將雷鋒精神的優良種子帶回家鄉,發芽開花。這個春天,坐在雷鋒服務中隊的活動室里,張萬在考慮著今年的計劃:做好日常志愿者服務的同時,與聞名全國的新浦汽車總站“雷鋒車”組結對共建、資助20名困難家庭學生、擴大自身的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

    張萬從新聞中得知,今年年初,原沈陽軍區撤銷,他們當年所在部隊改屬北部戰區。“雖然軍區改叫戰區,但雷鋒團仍在,雷鋒精神仍在。”

    相關新聞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性欧洲精品videos|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九九在线观看精品视频6|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