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趙 芳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底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近日,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檢查第四組來連檢查工作,對我市“三農”發展給予充分肯定。隨后,市主要領導赴鄉村現場一線,督查推進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進一步明確了今年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全市上下應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更強力度,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書寫出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決策部署,以“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為主題主線,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和“五個振興”要求,以省十項重點工程為抓手,統籌謀劃、扎實推進,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豐產、農民增收,廣袤田野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鄉村正在發生巨變,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還有很多短板要補,還有不少硬仗要打。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年,我們必須竭盡全力,齊抓共管,在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上下功夫。
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振興引領帶動。農業強,產業必須強。作為全國首批試驗區,連云港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成功揭牌,今年1至4月份,我市農產品出口額居全省第一。產業是鄉村最重要的經濟基礎,直接關系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鄉村的發展必然要有興旺發達的產業支撐,只有在鄉村實現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又能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鄉村才能有活力,經濟才能大發展。我市要抓住產業振興這一重點,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實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這是農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治本之策。
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是收入,還在于良好的生態環境。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一批新型農村社區建成使用、無害化衛生戶廁正在普及……如今的連云港鄉村,正行駛在振興發展的快車道上。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美麗連云港要靠美麗鄉村打底色。我市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扎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動改善農村住房條件、農村人居環境實現大提升,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夯實鄉村治理根基。目前,鄉村治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市要把加強黨的建設和領導作為貫穿鄉村治理全程的一條紅線,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實踐,以村規民約、新鄉賢、家規家訓等方式,激活鄉村的自我凈化和糾錯能力,推動大家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要從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高度,及時補齊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短板,切實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努力讓農村資源要素活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鄉村振興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必須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堅持綜合施策、精準施策,實行掛圖作戰、久久為功,讓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為每個鄉村的生動圖景,為希望的田野繪就收獲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