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趙芳
日前,記者從國家統計局連云港調查隊獲悉,2018年我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864元,同比增長8.8%,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749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607元。城鄉居民的錢袋子得到充實,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與全市經濟發展水平同步,跑贏了GDP增速。
(2月21日《蒼梧晚報》)
在所有的指數中,百姓最關注的是收入指數。收入提高,腰包里才有錢,有錢好辦事,吃得營養健康,穿得舒適漂亮,住得明亮寬敞。2018年,我市GDP名義增長5.0%(實際增長4.7%),全體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3.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3.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3.7個百分點。這與近年來我市持續實施民生工程分不開,城鄉居民共享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腰包再一次鼓起來。
收入增長提升幸福感,增強獲得感。一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民生,全市上下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題主線,凝心聚力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堅定實施“五大戰略”,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經濟發展穩定,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民生福祉不斷推進,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的錢袋子得到充實,居民收入增長跑贏了GDP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居民增收還存在經濟增長回落居民增收動力不足、收入水平靠后增速有所減緩,以及縣域間居民收入依然不平衡等問題,這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筆者認為,主要應在以下幾點發力。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筑牢增收根基。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高度相關,但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今年我市堅決走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跨越之路,千億項目集體開工,吹響了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號角,我市居民收入將跟隨經濟發展的步伐穩步提升。
加大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力度,穩步增加就業崗位。我市居民工資性收入占到可支配總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我市目前的產業層次還比較低,就業仍不充分,企業工資水平還不高。因此必須全力招商引資,加大本地企業培育力度,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連投產,培育本地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充分就業,增加居民的工資性收入。
加大各項富民增收政策落實的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通過新一輪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孤兒贍養標準等標準的提高促進居民轉移凈收入的增加。持之不懈抓好扶貧工作,切實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奪取決勝全面小康勝利。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大力推進勞務輸出和轉移,切實提高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
促進各縣區居民收入水平均衡增長。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滯后,部分縣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形成了明顯的短板效應。建議在增資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對各個縣區的相關政策給予指導性意見,在財政轉移支付上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縣區給予適當傾斜,促進居民收入水平較低的縣提高增收保障能力,實現各縣區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