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書記婁勤儉一行冒著盛夏酷暑在宿遷徐州調研,并召開蘇北部分縣委書記座談會,研究部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指示精神的需要,也是堅持“四化同步”發展,通過提升整體發展水平帶動脫貧攻堅,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盼之舉。
江蘇省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走在全國前列,創造了很多江蘇經驗,建立健全了良好的幫扶體制機制,取得了可喜成績,僅去年就有超過60萬農村低收入人口脫貧、200個以上經濟薄弱村達標退出、6個縣區退出省級重點幫扶。將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全面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步伐,在提升整體發展水平中增加群眾收入、解決貧困問題,成為當下重中之重。
全面理解精準內涵。“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把脫貧攻堅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放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考量,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處理好個體與集體、局部與全局的關系,著眼于鄉村及其農戶造血功能的提高、內生動力的增強,科技扶貧、知識扶貧、產業扶貧,不僅做到徹底拔掉窮根,走上富路,還要讓農民走上文明之路,過上幸福生活,走上新思維、新理念、新動能、新起點、新未來發展之路。不僅注重鄉村面貌的變化,而且注重內質的變化,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助力鄉村振興大業。
致力推進改革探索。“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星羅棋布的農民按照城鎮化規律集中居住,是一種改革探索,需尊重農民意愿,根據實際情況分類推進實施,通過成功案例示范和生活實質性改善來引導群眾集中居住,留住鄉愁。使得集中居住后群眾的住房條件、生活環境、服務保障和文明程度有顯著提升。真正讓農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上樓易、下樓易、生活方便、有的事做、有的錢賺,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沒有后顧之憂,不是簡單的“洗腳上樓”,是一個十分復雜、不容小覷的綜合性社會問題,需要認真對待,周密部署,把好事辦好,不可以大呼隆、簡單化。
大力加強產業培育。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不論是改造提升老的產業,還是發展新興產業,都需要全力以赴、注重實效。建設工廠、發展電商、建立創業孵化室等新模式新業態很重要。“民以食為天;農業穩,天下穩;農民安,天下安”,把“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落到實處,必須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培育產業是全面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和水平的根本出路,也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若在有意無意中忽視產業培育,脫貧攻堅的底氣不足、基礎不牢,鄉村振興成色則受影響。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士氣像三伏天的氣溫不斷高漲、節節攀升,必將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史冊上留下輝煌燦爛、光彩奪目的一頁。 (王震彩)